案例介紹
廣州市某文化藝術(shù)中心溶洞探測試驗(yàn):該井井透視剖面是在1號和2號兩個樁孔之間完成的,兩孔間距9.1米,井下白色點(diǎn)表示電極排列。
圖中紅色不閉合曲線推斷為基巖面。從電阻率剖面圖中可以看出,在1號樁地表以下21米深度,存在低阻異常,推斷為一溶洞A,橫向?qū)挾燃s5米,縱向?qū)捈s7米。在2號樁地表以下約15米處有一個低阻異常,推斷存在一個溶洞B,橫向?qū)挾燃s4米,縱向?qū)捈s3米。
后期施工方對1號樁和2號樁兩孔間鉆孔資料驗(yàn)證,證實(shí)我們推斷的基巖面,兩個溶洞位置及大小均與鉆孔資料吻合,表明了我們的方法可靠的性是很高的。此外,我們探測結(jié)果反映了兩個溶洞的大小,形態(tài)特征,連通情況,與樁孔位置關(guān)系等信息。